行业动态
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要抓现金,预算先行!全面预算的重要性

(日期:2021年05月20日 浏览: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编制全面预算是沟通企业内部情况的最重要的过程,它有助于全体职工明确奋斗目标。同时它也是控制日常经济活动的依据,评定工作业绩的标准。

预算的特征与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是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的详细安排。

预算具有两个特征:

首先,编制预算的目的是促使企业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预定目标,因此,预算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或目标保持一致。

其次,预算作为一种数量化的详细计划,它是对未来活动的细致、周密安排,是未来经营活动的依据,数量化和可执行性是预算最主要的特征。因此,预算是一种可据以执行和控制经济活动的、最为具体的计划,是对目标的具体化,是将企业活动导向预定目标的有力工具。

预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预算通过引导和控制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通过预算指标可以控制实际活动过程,随时发现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纠正不良偏差,避免经营活动的漫无目的、随心所欲,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预期目标。因此,预算具有规划、控制、引导企业经济活动有序进行,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预定目标的功能。

预算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局部计划的最优化,对全局来说不一定是最合理的。为了使各个职能部门向着共同的战略目标前进,它们的经济活动必须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搞好综合平衡。

例如,企业的销售、生产、财务等各部门可以分别编制出对自己来说是最好的计划,而该计划在其他部门却不一定能行得通。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预测提出了一个庞大的销售计划,生产部门可能没有那么大的生产能力。生产部门可能编制一个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的计划,但销售部门可能无力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都认为应该扩大生产能力,财务部门却认为无法筹到必要的资金。

全面预算经过综合平衡后可以提供解决各级各部门冲突的最佳办法,代表企业的最优方案,可以使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协调地进行。

预算可以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预算作为企业财务活动的行为标准,使各项活动的实际执行有章可循。预算标准可以作为各部门责任考核的依据。经过分解落实的预算规划目标能与部门、责任人的业绩考评结合起来,成为奖勤罚懒、评估优劣的准绳。

要抓现金,预算先行!全面预算的重要性

预算工作的组织

预算工作的组织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考核层,具体如下: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应当对企业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可以根据情况设立预算委员会或指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预算管理事宜,并对企业法人代表负责。

预算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主要拟订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预算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企业预算的跟踪管理,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企业内部生产、投资、物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等工作,并配合预算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做好企业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与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预算委员会的工作,并对本部门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企业所属基层单位是企业预算的基本单位,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单位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控制、分析工作,接受企业的检查、考核。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预算的分类与预算体系

企业预算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分类:

根据预算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业务预算(即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

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各种预算。它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材料采购预算、直接材料消耗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生产成本预算、经营费用和管理费用预算等。

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的重要决策预算。专门决策预算直接反映相关决策的结果,是实际中选方案的进一步规划。如资本支出预算,其编制依据可以追溯到决策之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只不过预算比决策估算更细致、更准确一些。例如,企业对一切固定资产购置都必须在事先做好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来编制预算,具体反映投资额需要多少、何时进行投资、资金从何筹得、投资期限多长、何时可以投产、未来每年的现金流量多少。

财务预算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算。财务预算作为全面预算体系的最后环节,它是从价值方面反映企业业务预算与专门决策预算的结果,也就是说,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中的资料都可以用货币金额反映在财务预算内。这样一来,财务预算就成为了各项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的整体计划,故亦称为总预算,其他预算则相应称为辅助预算或分预算。显然,财务预算在全面预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预算指标覆盖的时间长短划分,企业预算可分为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

通常将预算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预算称为短期预算,预算期在1年以上的预算则称为长期预算。预算的编制时间可以视预算的内容和实际需要而定,可以是1周、1月、1季、1年或若干年等。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往往应结合各项预算的特点,将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结合使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多为1年为期的短期预算,年内再按季或月细分,而且预算期间往往与会计期间保持一致。

各种预算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般将由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组成的预算体系,称为全面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预算组成的有机整体。财务目标一旦确定,企业就要根据各个预算之间的约束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编制预算。

编制全面预算的作用

一是明确目标。财务预算是具体化的财务目标。编制财务预算有助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主管和职工了解本部门的经济活动与整个企业经营目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明确各部门在业务量、收入和成本各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和努力的方向,促使企业职工想方设法从各自的角度去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是协调作用。预算围绕着企业的财务目标,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工作严密地组织起来。通过编制全面预算使各个职能部门向着共同的、总的战略目标前进,它们的经济活动必须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搞好综合平衡。

三是控制作用。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控制预算单位的业务范围和规模,以及可用资金限额。事中控制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以全面预算为根据,通过计量、对比,及时提供实际偏离预算的差异数额并分析其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挖掘潜力,巩固成绩,纠正缺点,保证预定目标的完成。事后控制主要是将预算数和实际数对比,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业绩评价,为今后预算工作的编制提供依据。

总之,编制全面预算是沟通企业内部情况的最重要的过程,它有助于全体职工明确奋斗目标,把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起来,均衡地为达成企业的总目标而奋斗;同时它也是控制日常经济活动的依据,评定工作业绩的标准。

来源:管理会计知识汇  作者:张振先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

要抓现金,预算先行!全面预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