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最难的就是成本核算体系的搭建和成本分析体系的搭建,其次难度是向上管理能力,因为领导不懂,所以会提各种现实做不到或者进度做不到的指令,最容易得就是成本核算。
搭建内容包括:成本中心选择、成本对象选择、前端业务规范(基础资料、收发存单据和业务类型及流程控制)、核算方法选择和相关的系统设置;
我目前的公司就属于这种,我是本公司第一个成本会计。
1、BOM不准 和物料基础资料不规范,这个不准来源三个方面:第一、研发提供的不准、第二IE录系统错误、第三、研发BOM么有经过试产矫正(食品行业,实验室里的消耗数据往往与实际生产差异大)。
这个导致领料不准、报价失误(导致毛利低)、成本核算不准且无法分析;
所以,这个问题连带物料基础资料的规范,作为第一道主要任务来解决;
这也是搭建核算体系的内容之一:规范基础资料信息
2、没有物控
目前的生产做不到物控,原因有2:第一,BOM不准;第二,目前的系统没有根据生产实际做好设计;第三:公司场地不足,生产上班时间有较长的时间不在仓库上下班时间,生产作业习惯;第四:原料分割计量,存在难题。第五:食品行业生产效果的浮动性。
做物控,就是按照生产计划的产品数量,经过MRP计算投料量,生产部按照这个投料量去仓库领料。
第一,BOM不准,在进行中,经过实地测量后,来修正BOM;
第二,目前产品BOM是跳层设置,需要改变。先搜集哪些中间品要提前备货,核对验证后,未来作为半成品管理。这个改变也不是轻易改变的,因为涉及计划部、生产内部半成品库存管理和交接,需要严谨论证所有的环节,没有问题,才能进行转换。
第三,场地不足,车间无法一次性足够领料,原料仓和车间无法独立,车间仓也无法做到隔离,一旦实施,靠人的自觉性来维持的秩序,非常不靠谱。
第四:按BOM计算投料数量进行发料,需要对原料分割,比如,需要9600ML豆油,但是一整桶是10000ML。
第五,生产效果的浮动性,是指,同样的配方和投料,由于打发、发酵程度不同,导致产出数量不同。如果产出多了还好,产出少了,就要额外去领料。额外领料又引发两个问题:1、机器设备存在最小投料量,不然,无法作业。2、工艺链条长的产品,再走一遍比较麻烦。
物控,属于搭建成本核算体系内容之一:规范生产业务、规范记录、内部控制
3、生产领料内容缺少账实一致性维护。缺少物控环节的情况下,生产部对某个产品实际耗用与系统走账是否一致,缺少维护。强制要求,不考虑车间操作人员的难度,是无法落地的。这个也是要改进的内容。
账实一致性,属于搭建成本核算体系内容之一: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4、工时,目前公司是按产值分配各项间接费用。公司缺少专业的IE工程师,导致没法提供工时数据,不同的产品能耗是不同的,有的要烘烤,非常耗电,有的不需要,这些都暂时没有办法衡量。这些也是需要改变的内容之一。
工时数据,属于成本核算体系内容之一:费用分配的依据
5、特殊情况,比如公司存在配方保密产品,之前没有人管过。现在根据系统特性,作出适应性的规划来满足配方保密产品的成本核算需求。
【1】配方保密产品,使用独立的成本中心:生产二部,非保密产品不得使用这个成本中心。
【2】对于非保密内容,制作BOM,在系统录领料单,比如包材部分。
【3】月底盘点后,对盘点差异部分使用其他出库单出掉,,部门为此成本中心对应的部门,根据系统设置,这个部门的其他出库领料记录,会作为公共领料进行分配。分配的依据是各自保密部分物料的材料成本金额。
【4】知晓保密配方人员,提供保密物料的材料成本金额(财务提供原料单价),
【5】在自定义分配标准那里维护配方保密产品的分配标准:保密物料材料成本*各自的产量
然后通过公共领料的分配,进入到每一个配方保密产品里去。
6、分析报表:
【1】生产成本报表,分析材料、人工、费用等占比,并与上期对比;如果可以,增加量差和价差的分析;
【2】毛利表。分析每个产品的毛利,对于低于指定毛利率标准的进行分析和跟踪,核实后,突出这些内容,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如何控制或者是否要提高销售价。
【3】损耗分析和报废分析。分析哪些物料的损耗较大/报废较多,对于前几名金额较大的,组织生产部调查原因,并提交领导,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4】库龄分析。对于库龄较长的物料,定位出来后,寻求原因,并组织相关领导开会解决呆滞料以及寻找如何避免此类呆滞原因再次发生。
【5】周转率分析。对于周转率低的,组织讨论,是否可以减少采购量,降低资金占用和库容占用。
【6】人工效率分析: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人均产值变化;反应是否存在人力浪费现象,如果有,需要生产部进一步查找原因,并由生产部来解决这个问题。
【7】稼动率分析,这个主要用于大公司的贵重设备,可以充分反应利用率,因为利用率高,摊到每个产品的固定成本就低。也可以用来判断申请增购的设备是否合理。
来源:知乎,作者:迷恋你-是谁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