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钱自严先生的著作《管理会计-从新手到高手的30个实操工具》,有一些感悟。
一、关于企业大数据的收集和分类
企业的数据种类很多,如果不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类,我们将无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分类规则:
1、按财务和业务层次划分:哪些是业务数据,哪些属于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就是反映业务发生、发展过程的数据,比如订单、采购、生产、销售等。财务数据是反映生产结果的数据,比如收入、成本、费用等。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业务数据是过程,财务数据是结果。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可以用来评价整个生产过程。业财融合就是要把两者串联起来。
2、按内外部划分:哪些是企业内部数据,哪些是外部数据,包括其他企业和整个行业数据。这样划分的目的是用来做对比和预测。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脱离整个行业,行业内有许许多多的公司,企业如果想在行业中发展就不能忽视竞争者在做什么。《富甲美国》中山姆沃尔顿经常去其他百货店做调查,吸收了很多竞争对手的优秀做法。他说:不要看对手做错了什么,要看他做对了什么。通过对比自身和对手的数据,可以为将来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3、按数据结构分:哪些是结构数据,哪些是非结构数据。所谓结构数据,就是可以量化的数据;非结构数据就是无法用数字量化的信息,比如会议记录、新闻等。非结构性的数据要比结构数据提供更多的信息。相对数据来说,非结构性的信息表达更直接。数据有可能造假,但非结构信息很难造假。
二、关于数据拆分
数据拆分的越细,越能看出问题所在。在做数据对比时,选择相同背景的期间数据。比如对比今年的淡季与去年的淡季,今年春节与去年春节等。
有些中层干部在做工作汇报时喜欢报喜不报忧,害怕被责罚。提交的数据倾向于维护本人或本部门的利益。财务部门要主动的找问题,制造问题,业务会议要以呈现问题为主,分析问题。当然不能鸡蛋里面挑骨头,财务要对业务有相当程度的了解,通过到业务一线做调研获取一些非结构数据,一方面可以增加对业务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验证一些业务数据。同时做某些测算时用到的假设参数是否正确合理,通过实地调研来验证假设合理性。
三、关于量化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结构性的信息,可以通过数据量化的方式去呈现,方便做决策。比如工作完成度、表现好坏用打分的方式描述。
固定资产投资,要计算ROI。计算投资一台设备带来的回报。
四、关于财务的职责
财务要为利润负责。想办法避免或减少相关的费用。要去了解每项成本产生的原因,是哪个部门产生的,因为什么而产生。所以,财务要对公司各个部门做的事情有所了解。
五、关于供应链管理
站在交易整体的角度去分析,降低交易总成本。分析各个环节是否存在浪费,消除浪费就可以提升交易价值。
分析一个企业的战略定位,把整个交易链条拆解,凡是存在交易成本的环节,如果能降低整个成本,就是企业很好的战略切入点,也能体现企业的竞争优势。
六、关于市值管理
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预测模型里面,要把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都考虑进去。特别是对于不利因素,给与充分考量。
作者:Captain Jack
来源:知乎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