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发力推动高校管理会计应用再上台阶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3/7/26 10:05:32

高质量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升运行治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履职效能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业内专家表示,应用管理会计理念、工具和方法,着力提升单位内部管理绩效和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需要,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完善中必须坚持的方向。

高校更具有内生需求和基础条件

在全国高端会计人才、中华女子学院财务处处长毛绮看来,高校拥有公共资金体量较大,业务较为复杂,且事业发展绩效目标要求更明确,资金配置自主性更突出,因此,管理会计在高校中的应用更具有内生需求和基础条件。

借力发力推动高校管理会计应用再上台阶

“高校要从规划战略层面做好资源配置布局,从业务微观层面做好预算管理,从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层面做好成本管理,从外部评价层面做好绩效管理。”毛绮说。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中国教育会计学会职教专委会委员贺美兰介绍称,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高校财政拨款模式经历了“基数+增长”到“生均+专项奖补”的改变。在通过生均拨款保障高校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管理部门对教学质量改革、科学研究、“双一流”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采用专项拨款机制。

贺美兰进一步表示,拨款方式的改变倒逼高校从传统财务管理以收定支“等钱”模式转向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做大“专项奖补”。

“运用战略管理做好中长远规划,强化预算管理保障教学科研工作有效运行,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资金效益,推进业财融合促进项目绩效目标全面完成。通过运用一系列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高校可以激发内在活力,增强价值创造,实现高质量发展。”她说。

应用环境良好可选工具多样

贺美兰曾在高职院校财务部门工作多年,她表示,高职院校已具备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大部分管理会计工具已运用到发展规划制定、项目决策、预算管理、筹资、成本控制、教学科研管理、项目绩效管理、内部控制等业务活动中。在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双高”高职院校中,一体化预算绩效内控信息系统已经建成。

在应用环境方面,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持续深化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通过政府会计改革加强资产管理、债务管理和成本管理。特别是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出台以来,全部项目支出实现了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各单位重视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配齐配强财务管理人员、创新管理工具和方法、运用大数据和信息系统。

从内部发展来看,高职院校推动事业发展的经费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要增大财政拨款数,一是扩大办学规模增加生均拨款,二是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专项资金。

“这两者取决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制度流程、提高治校水平,实现规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贺美兰说。

在应用工具和方法方面,贺美兰介绍称,战略地图、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都是目前高校常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在应用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又会细分出不同的方法。

毛绮进一步表示,近年来,在注重战略规划管理的同时,高校管理会计工作主要是围绕着预算管理主线开展与推进。高校在资源获取、资源分配、项目执行、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各个环节,融入了管理会计的思维,而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之间已经建立了一定联系。

“预算绩效管理在高校事业发展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资源配置对应着各项核心业务目标,预算分解配置到具体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的实现与预算的执行同步考核,同步纠偏,既是高校业财融合的基础,也是发挥内部控制作用、规范经济活动的主线。” 毛绮补充道。

此外,毛绮认为,随着政府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成本核算指引等文件的出台,成本管理将成为高校管理会计发展的新亮点,为公共服务产品定价提供决策信息,为公共服务运行提供降本增效的新方向。

相关工作推进仍需持续发力

在取得显著应用成效的同时,高校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与推进仍面临一定问题和挑战。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贺美兰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点。

一是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分析具有主观性。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最大的区别在于主观性强,无法用客观、统一的准则制度予以规定,只能通过制定“应用指引”进行引导,使用者需要进行应用环境分析后再选择适合的管理工具。

二是管理会计人员力量有限。报账、咨询、凭证单据处理、支付、接受会计检查等日常事务仍是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现阶段能够专门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不多。

三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质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有影响。例如,行政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管理目标决定了其对成本控制的刚性需求不足。

针对高校存在的个性问题,贺美兰认为,高校拥有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教学投入和学生培养投入只有较高,没有最高。这种特殊的应用环境对于管理会计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具有更大挑战性。

毛绮则表示,管理会计如何做到“有为”才“有位”,是高校财务工作者亟待破解的难题。

她介绍称,管理会计的发展长期处于内生需求不足、外部压力不够的环境中,但高校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紧迫性较为突出。近年来,高校需要面对职能发展更广阔、绩效目标更多样、财政资金资源获取难度更高、外部考核评价力度更大等挑战,应用需求与实际应用水平及效果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高校确实面临客观困境,但自身建设发展同样存在不足。如果财务部门只被定义为资源保障部门、经济管理监督部门,管理会计将没有用武之地。“毛绮说。

对此,她表示,想要突破瓶颈,需要从三个方面借力,更需发力。

一是在对高校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应用持续强化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绩效管理,以预算绩效管理为基础推进单位整体绩效管理。借“双一流”建设、本科教育审核评估等外部评价之力促高校内部绩效管理提升动力,为管理会计发力提供优化的应用场景。

二是对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持续给予具体的培训和指导,以典型案例、操作指南等方式快速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会计服务能力,借培训学习之力为管理会计发力提供人才储备。

三是着力信息化建设,融入数智时代。搭建多功能信息化平台,贯穿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关键环节,实现会计活动和业务发展的有机融合。运用大数据的思维,把管理会计产生的信息数据分析好、展示好、评价好,并最终归于核心业务绩效目标实现,借信息化之力为管理会计发力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会计报》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能力水平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

借力发力推动高校管理会计应用再上台阶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