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原则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3/7/17 7:14:15

以ST西发(西藏发展)为例

公司的败绩都是由内部控制的失败引起的,西藏发展就是最好的例子。通过查阅西藏发展近几年的财务报告中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发现西藏发展的内部控制基本是失败的。

其失败的原因如下:

内部环境不理想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只有得到高层领导的充分重视,才能取得成功。通过查阅ST西发的财务报告发现2018年7月以前,西藏发展公司前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承波越过公司内部控制相关程序,在一年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纵容,指示财务人员违规转出资金,并且大部分资金均流入了与本企业无任何关联的企业,却无人发现,这些昭示着西藏发展在内部控制上的缺失,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从侧面反映出西藏发展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等问题上存在重大缺陷

风险评估不到位

风险评估是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对于西藏发展来说,在风险评估环节的识别风险和评估风险是西藏发展的主要问题。西藏发展公司带息债务主要为非金融机构借款及商业承兑汇票,这些非金融机构借款、对外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对外提供担保事项等,均未经西藏发展公司董事会决策批准,是前董事王承波在其他董事不知情的情况下违法操作的,且均已进入诉讼程序,因此利率风险产生的影响较大。

控制活动失效

在2017年8月,西藏发展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承波,前任董事吴刚利用职权,违反印章管理规定,越过公司内部控制相关程序,私自以公司名义进行对外承诺或担保、开具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向非金融机构高息借款,致使公司涉诉且金额巨大。在这本案中对于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承波,以及董事长吴刚操作的这些借款从未履行上市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程序,也没有相应用章记录。

对于授权审批出现舞弊的人员都是公司的管理层,管理层有比普通职员更大的权利,受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程度更低。

信息与沟通不及时

公司对对外投资的联营企业苏州华信善达力创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中诚善达(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截止 2019 年 12 月 31 日,华信善达公司对外投资的联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导致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存在大额减值;公司对重要子公司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日常财务管理等管控不足,拉萨西藏银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年度报告全文啤酒的资金事项未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履行董事会相关审议程序;西藏日喀则市圣源啤酒有限公司、西藏银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已查询不到工商信息,公司一直未进行注销。对于这些信息应该及时掌握并作出处理,但西藏发展总是“慢半拍”,这暴露出西藏发展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滞后性,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原则
职场

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西藏发展出现管理层私自以公司名义对外借款,以虚假议题操纵董事会通过决议的方式对外借款,并利用法定代表人身份直接签订合同,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中,没人任何人提出质疑,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当中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说明西藏发展缺乏常规性的相对独立的审计制度和监管制度。

对于西藏发展存在的上述问题,追根溯源是其内部控制的失败所造成的,内部控制想要取得成功,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组成部分的各种业务和事务。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层次上应该涵盖到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防止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致使内部控制失效造成损失。在控制流程上应该做到从最开始的决策,到执行,监督,以及最后的反馈,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内部控制的身影。防止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由于内部控制不到位,造成损失。做到全程控制、全员控制和全面控制。

重要性原则,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寻找关键控制点,并对关键控制点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公司原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承波及原董事吴刚先后辞去针对重要业务和事项、高风险领域和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确保其不存在重大缺陷。

制衡性原则,企业的内部控制应当在企业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制衡主要体现在不相容机构、岗位和人员的互相分离和制约。对于西藏发展而言最应该改进的是对印章管理和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管理应进行不相容职务分离,进行重新分工,进一步明确相关权限和审批程序。

适应性原则,企业应当依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随机应变,灵活的采取相应的适当的管理方法,不能一成不变,也不是所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都是普遍适用的,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来动态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此才能面对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市场环境。成本效益原则,要权衡成本和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的控制主要表现在:

一是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在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前提下,精简机构和人员,改进控制方法和手段,减少重复的程序和手续,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二是合理确定内部控制带来的经济效益,企业要杜绝短视行为,立足长远,充分考虑内部控制带来的效益,并与其成本进行对比,运用科学合理法人方法,有目的,有重点的选择控制点,实现有效控制。


作者:笨蛋小赵
来源:知乎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能力水平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原则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