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知识领域之成本管理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3/7/13 9:37:53

项目成本管理包含为使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而对成本进行规划、估算、预算、融资、筹资、管理和控制的各个过程。 项目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使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工。 项目成本管理重点关注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资源的成本,但同时也要考虑项目决策对成本的影响。 通常预测和分析项目产品的财务效益是在项目之外进行,但有些项目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在项目成本管理中进行预测和分析。

那么做好成本管理应该怎么入手呢?一般分为4个步骤:

一、规划成本管理

成本规划是对成本管理战略的制定,也是对成本管理做出的规划,是成本管理工作在总体上的把握,为具体的成本管理提供战略思路和总体要求。成本规划是根据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所处的经济环境制定的,主要包括确定成本管理的重点,规划控制成本的战略途径,提出成本计算的精度要求,确定业绩评价的目的和标准。

十大知识领域之成本管理

二、对成本进行估算

1.类比估算法:也叫自上而下估算法,它是使用相似项目的实际成本作为项目成本估算的根据。

2.自下而上估算法:是估计各个工作项或活动,并将单个工作项汇总成整体项目估算的一种方法,又是成为基于活动成本法(ABC法)。

3.工作分布估算法:使用项目阶段百分比来估算。

4.参数模型法:是在数学模型中应用项目特征(参数)估算项目成。

5.启发式估算:使用历史数据和统计关系来估算

6.分阶段估算:按阶段逐一估算项目(最适合高风险项目的估算技巧)

三、制定预算方案

制定预算是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一个经批准的成本基准过程,作用是确定成本基准,可据此监督和控制项目绩效费用预算有两种基本方法:自上而下方法和自下而上方法。采用哪一种方法,主要与项目组织的决策系统有关。

1、自下而上的项目预算

  自下而上方法要求运用WBS对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的时间和预算进行仔细考察。最初,预算是针对资源(团队成员的工作时间和原材料)进行的,然后才转化为所需要的经费。自下而上预算的优点是,基层人员更为清楚具体活动所需的资源量。而且由于预算出自于基层人员之手,可以避免引起引起争执和不满。

2、自上而下的项目预算

  这种方法主要依赖于中上层项目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直觉(判断)。这些经验和判断可能来自于历史数据或相关项目的现实数据。自上而下方法的优点主要是总体预算往往比较准确。其次,由于在预算过程中,总是将既定的预算在一系列工作任务间分配,避免了某些任务获得了过多的预算而某些重要任务又被忽视的情况。

四、尽可能控制成本在预算内

需要更新预算,就需要了解截至目前的实际成本。只有经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批准,才可以增加预算,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重点分析项目资金支出与相应完成的实际工作之间的关系,有效成本控制关键在于对经批准的成本基准及其变更进行管理。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能力水平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

十大知识领域之成本管理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