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有句名言 ,“一个能思考的人 , 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因为思考可以获得智慧,智慧等于力量,有力量才更容易成功。很多人认为投资只是有钱人玩的资本游戏,与自己“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殊不知,世界上每一个富豪的诞生都与投资有关。投资并不是单纯地把钱投出去,坐等回报,而是要有投资的智慧和科学的思维模式。投资回报是智慧和科学思维的物化形式!遗憾的是,喜欢并且能够深度思考的人着实不多。在现实中,人的大脑经常会做三件错事:随意说话、随意下结论和随意决策。如果遇到钱财问题还这样随便,那会吃亏的。因此,人人都需要管理会计思维。企业要赚钱就离不开管理会计思维;决策者要使自己的决策科学和切合实际,也离不开管理会计思维。
由此可见,“小会计”可以解决“大问题”,从国家治理到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都能在其中实现按市场原则分配资源的功能。经验和逻辑反复证明:管理会计是发展个人职业、创造组织价值、增加社会财富的有力工具。
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并不等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企业集群做支撑。而世界一流的企业集群,又必须成功地应用世界一流的管理会计。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潜力巨大,这为实现个人、组织和国家的发展目标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手段。2020 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众多企业进入了寒冬,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束手无策,但有的企业却逆势飞扬。从中,我们见证管理会计的缺失和用场,体悟到管理会计思维的重要性。
第一次浪潮发生在 20 世纪50 年代至 60 年代,国有企业开始运营,主要特点是引进和创新苏联的经济核算,代表性成果是“班组核算”“厂内银行”和流动资金分析。
第二次浪潮发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至 21 世纪初,国有企业股份化、集团化,民营企业崛起,主要特点是在扬弃苏联经验的同时引进和创新美国管理会计,代表性成果是“邯钢经验”全面预算管理和 EVA 绩效评价。
第三次浪潮发生在 21 世纪初至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成,主要特点是政府直接介入,在总结我国管理会计经验的基础上,推动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代表性成果是财政部发布与实施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应用指引、建设管理会计案例库以及其他主管部门和大型企业总结自身管理会计应用的成果,将管理会计全面推广到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
我们所期待的第四次浪潮就是借助第三次浪潮的汹涌气势来“引爆”管理会计在宏观的经济管理部门与微观的各类组织创造价值的潜能和威力。有证据表明,这是可能的。比如某市财政局实施绩效预算,当年节约资金 60 多亿元;某集团公司实行成本管理,连续 3 年,每年降低成本 300 亿元以上,压缩投资超过 2000 亿元。老实说,这样的案例并不少,但相对整体而言,比重并不大,而且有很多像债务或信息造假“暴雷”企业不是创造而是破坏组织价值的案例也不少见,特别是我们渴望看到但尚未看到管理会计价值创造力在千千万万中小企业爆发的场景。尚未如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疫情是首要的,其他方面也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欠缺管理会计思维。
作者:于增彪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能力水平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