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市场活跃了,很多同行和我聊跳槽的问题。总结几个比较普遍的信念误区,看看你中了几个。
我问他/她为什么想离开,原因当然是形形色色,但是真的因为想提升自我价值的是极少数。当然,背后的原因也可能是内心很坚定,思路很清晰的就不需要和别人讨论了。
我问他/她们在投简历的时候,是怎么选择目标企业的,得到下面的回答:
“我觉得我不适合国企这种文化,利益关系太复杂,我处理不了。”
“四大这种网状的管理合作模式,很多都是内耗,累的快让我窒息了,我跳槽不想再去四大了。”
“都说外企好,我做了几年,也就这样。看似很职业,其实很多都是形式,浪费时间。”
“我现在集团公司,真的很忙。我想能工作生活平衡一点,去个小公司。”
也就是:
现在在国企的,想逃离国企;
现在在四大的,想避开四大;
现在在大公司的,想去小公司;
看似什么样的企业都做过的,就只能归结于自己运气差,想再出去看看了……
所以,大家换工作,好像只是想离开现在的公司。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呢?听起来很多已经决定了要跳槽的人,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就像我曾经找过北京人当男/女朋友,最后一拍两散,得出的结论就是北京人都不靠谱。咱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否定了一个城市,不能因为一个企业否定一个行业,或者一类企业。
换个角度说,任何行业都有相对好的企业,也有相对不好的;都是国企,也一定有如鱼得水的那部分人,同时有郁郁寡欢的那一群;外企亦然。
从职业安全的角度来讲,外面的,完全“撞上去”的机会,不一定有你现在的岗位安全。
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思考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晋升,然后再整装待发?可以是我们以前的判断失误,可以是我们年轻时贪图了安逸,这都没关系。
关键是,我们现在,准备好换个环境,就斗志昂扬了没有?
是的,我们总是会碰到小人,碰到不靠谱的领导,同事。打不过就走,眼不见心不烦,也是可以的。
这时候,可以稍作停留,思考一分钟:“我们遇到的这些人,遭遇的那些事,是不是真的100%是对方的问题,有多少也许是我们个人的责任?”吃一堑,长一智,我们付出了换工作的代价,是不是总是要总结一下的。
有几个角度,也许可以帮助大家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目前的环境里面,是大多数人都不开心,还是只有你一个人不开心?
*你是最近碰到了一个极端倒霉的事儿,忍忍就可以过去,还是受虐是常态,希望遥遥无期?
理想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美好企业一定有。但是,去等这样的机会,也许是1年,也许是10年,也许是一辈子。
很多年没看市场招聘广告,如今一看,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
*你如果完全符合,除非工资奇高,不然就是平跳,对于工作经验少于20年的,就不值得。
*能不能录用,一大半是你的面试表现。
*普通的工作岗位,很少有智力正常的人,尽力了以后还死活都学不会的内容。
勇气和信心很重要,与你的学历和经验同等重要。
和误区三思考的逻辑类似:
*PUA的老板,是只针对你,还是跟谁都过不去?
*霸凌你的老板,是今天莫名发了脾气,让你不能忍受,还是常年不可理喻?
*至于能力提升,虽然作为职业经理人,多少有培养人才的职责。但是我们一定要记得,我自己的职业发展,我自己负全责。离开了一个公司,我们就都是路人。于你如此,于你的经理也是如此。先不说你找到一个特别“职业”的经理人的概率有多大,即使找到了,她/他又有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可以放在培养你上面呢?
我们自己的职业选择,最好抛开上面的这些信念误区。
工资涨幅是实在的,距离远近是可以衡量的,工作内容是不是可以让我的履历看起来更丰满是可以去思考的,以后的工作职责是不是我喜欢的是可以琢磨的,公司目前运营情况如何是可以去了解的,是不是可以保证基本的双休且不经常加班是可以去考虑的……
企业晋升机制是怎样的,职业经理人多,还是老员工多;公司一个人说了算,还是有核心领导团队;有没有培训预算,提供不提供培训机会……工作环境是否赏心悦目,年休假刻薄不刻薄,工资奖金以外是否有其他福利……
有这么多具体的,和我们直接相关的,而且相对可以衡量的因素……
我们选工作或许可以少想些关于行业前景这样太大的话题,咱们“肤浅”一些,多想想上面这些具体的,可好?
春日安好,晚安,
无名
2023年3月15日
来源:公众号:无名的天地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能力水平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