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销售规模多年在10亿元左右,营销总监称市场饱和,竞争对手却快速成长,市场饱和之说不攻自破。全面预算管理能否帮助企业打破“10亿元僵局”?
提问:公司的销售规模在10亿元左右,老板总是想突破10亿元的销售规模,但几年都没有做到。营销总监说,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但是竞争对手进入市场时,公司当年的销售业绩就达到10亿元,说明市场并没有饱和。老板很着急,请问预算管理中有什么办法让营销系统“跑”起来,帮助公司突破10亿元的销售规模呢?
答:企业的销售规模多年在10亿元左右,营销总监称市场饱和,竞争对手却快速成长,市场饱和之说不攻自破。全面预算管理能否帮助企业打破“10亿元僵局”呢?可以。我们先分析“10亿元僵局”的成因,然后介绍解决之道。
“10亿元僵局”实际上是“中等规模陷阱”。“中等规模陷阱”是指企业进入平台期后为突破盈利瓶颈而做出各种错误动作,进而导致企业衰败。提问中描述的公司显然处在这个阶段——市场没饱和,自己认为没空间。怎么办?
有人建议加大考核力度以改变当前的局面,但是,这个方法建立在一个前提下,就是营销系统明知市场很大但是不愿意做大。
从提问中描述的情形来看,事实好像不是这样——营销系统也想突破销售规模但不知道如何突破。也就是说,营销系统迷失了方向和找不到方法。如果没有方向指引和目标引导,继续加大考核力度依然解决不了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正是为迷失方向和没有方法的人准备的。针对营销系统的预算编制,我提出了两个目标制定的方法:“市场增量法”和“客户增量法”。
“市场增量法”是引导营销系统研究两个销售成长的因素(市场成长增量和竞争回报增量)的方法。如果提问中的公司营销总监研究了“客户”和“竞争对手”这两个因素,自己就会推翻“市场饱和”的认知。
然后,通过 “客户增量法”——锁定购买客户和工作客户,用“三级递进目标法”逐一制定营销人员的销售目标。加以科学的资源配置预算和明确的考核力度,企业就可以打破“10亿元僵局”,进入新一轮的成长。
虽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勇夫如果不知道干啥,重赏也毫无意义。用财务的方法助推业务的成长就是“业财融合”。
来源:管理会计知识汇 作者:温兆文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能力水平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