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看几场质量大会,有几位老师讲到,质量要从成本中心演化成价值中心,从管理质量向经营质量发展,这个理念提的非常好也是我所倡导的。这个观点,也引发群里不少同的探讨。
但是,与质量经营或质量价值中心关联的特征,几乎都谈的是,如何消减质量成本,消减浪费,帮公司提升利润。但宋老师认为,这可能是最大的错误和误导。
于是宋老师在群里发了一个问题:
我首先要澄清,什么是成本中心,什么是价值中心,什么是能力中心。
能力中心
在百度中,对能力解释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人们在完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中心,就是提供企业完成一项目标和任务所需能力的部门。
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是只对成本负责的责任中心。只要有费用支出的地方,就可以建立成本中心。上至企业、下至车间、工段、班组、甚至个人都可以划分为成本中心。构成一个成本中心责任成本的是该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之和。
成本中心控制和考核责任成本,是在事先编制的责任成本预算的基础上,通过提交责任报告将责任中心实际发生的责任成本与其责任成本预算进行比较,实际数大于预算数的差异是不利差异,实际数小于预算数产生的差异叫有利差异。
价值中心
价值中心也成为利润中心,是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的责任中心,它是处于比成本中心高一层次的责任中心。一个利润中心通常包含若干个不同层次的下属成本中心。
利润中心对利润负责,其实质是对收入和成本负责。
我们理解了这几个概念然后再看质量部不同工作性质对应的是什么?
第1类, QC质量控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 实际提供的是一种发现问题的能力,里面包含,检查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此时,质量部 本身就是 能力中心、成本中心。
第2类,QC+QA,建立过程要求体系,通过过程降低问题发生风险,围堵问题,优化过程。提供的是一种,质量保证能力,这种能力本身就可以,削减浪费,减低不良质量成的产生。但是大家可以发现,依然还是 能力与成本中心。
第3类,QM,文化先导,为QC+QA提供正确的方向和资源,使得组织健康发展,不生病,使得从成本效益与战略一致性角度,获得质量投入的最优解。在这里,我们其实会发现,质量依然还是能力中心与 成本中心。
你能指导业务人员做好质量工作,你为公司削减不良成本,增加公司利润,使得公司管理运作良好。这并没有改变,成本中心或能力中心的定位。为什么?
因为,价值中心,最核心的是: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
在公司谁能控制收入?
客户掏钱购买服务和产品,就构成公司收入。公司谁能控制收入?
本质就是谁能影响客户掏钱购买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离客户最近的自然是,营销,因此,几乎每个公司营销通常都是价值中心。
有些企业,不愁卖,只要生产出来就是钱,因此,生产也可能划分为价值中心,但有些,生产出来,不一定那么好卖的,生产就只能是成本中心了。
研发,也一样。
因此,尽管不同企业情况可能有差异,但要成为价值中心可以有2种路径:
1、要么质量人员成为销售(销售干嘛去呢?)或者质量人把自己的质量能力作为服务卖给客户,然客户付钱;
2、质量能力成为产品销售出去的决定因素,只要达到这个质量能力,产品就自然有人买走。质量投入多少,产生回报就多少。
第一种路径,还是有可能实现的,君不见,华为、中兴,都设立咨询培训部门,将内部管理方法论和能力推给其他企业,实现服务销售。现在互联网企业的项目管理部,质量部,也在干这事哦。
但这种,就要求质量部本身的能力,在行业中处于比较先进的水平。
另外,质量与销售合作,宋老师也有尝试,与重要客户谈订单,质量总监与销售一起去拜访,让客户更感到有保障,成单率增长不少。以至于,有段时间,老板让我我整天忙着与销售跑客户,自己部门没时间管了。特别与,日本、美国、国内500强这些企业谈订单,质量都是往往很重要话题,质量总监专业解答会让客户更满意,成单效率提高。以至于,我专门成立一个CQE组,这个组质量工程师,很重要职能,就是帮销售谈大客户的订单,还有客户关系维护,客户处理流程的监控。这个组的话语权在公司就相当大了,而且销售部门也非常认可。很多合作起来就顺畅很多。
第二种路径,说实话。靠质量部门自然演进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这个是由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客户市场及内部的资源能力所决定的。因此,这需要,质量部,要真正进入公司的战略层。
相信听过宋老师课的同学,都了解,公司战略层做的是,就是 洞察市场,选择进入的市场,设计商业模式。具体见下面2张结构图。
此时,质量部门,应该是公司战略决策顾问部门。而不是管理层面的绩效提升部门。
我们知道,选择的客户不同,公司经营经验要素也不同,要使得质量成为经营成功关键因素,要么选这样的公司,要么能自己参与设计出这样的,战略和业务组合。
这个要求,显然又是一个新的跨度。
假定你质量管理专业技能已经很优秀情况下,你的 营销、经营思维与战略能力,就是质量部转为价值中心,最关键的一跃。
群里有同学说一段话,我认为很有意思分享给大家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天,说起一个话题,分享给大家:质量是个很神奇的词,是所有事情的一个属性(xx的质量),比如人的质量,信息的质量,产品的质量,服务的质量,甚至食堂饭菜的质量,……,范围极广,质量管理的边界在哪?貌似一切皆质量,所以不同老板、领导的要求完全不同,当下质量从业者能承受如此高的要求吗?
确实,质量发展到越高层次,自然在公司话语权越大,认可度越高,同样职业发展天花板也越高。
但正如我之前一篇文章所说的,《质量部核心价值是伪命题》一样,关键不是质量部可以如何,而是你自己的能力能做到什么程度。
在自己能力没达到,学别人喊大口号,让老板真认为,质量部就应如此时,你自己也即将被公司开除了。
所以,大家在公司给公司同事和老板,宣传质量部定位时,要找到自己的能力边界,谨慎给自己部门定位,避免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能力水平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