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会计的功能视角来看,管理会计在决策和控制中往往在三个层面发挥作用。一是揭示功能,即通过对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跟踪、刻画和描述,对其状况进行“精确”反映;二是分析功能,即通过与规划、目标、标杆等的比较,对当前价值创造活动的效率、效果、偏差等进行分析,并探明影响上述结果的原因;三是反馈功能,即基于对价值创造活动的跟踪和分析,形成反馈价值创造活动的行动方案。
一、智慧管理会计的功能定位与演化路径
1.智慧管理会计的“自动化”。智慧管理会计的“自动化”较“智能化”而言,是管理会计智慧化工作在不改变当前企业组织和信息架构条件下较易实现的短期目标。
其一,智慧管理会计在揭示企业经营、价值创造活动方面,应实现传统管理会计报表的自动生成功能。为实现这一功能,首先要在企业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平台,该平台的信息取自既有管理信息平台,但需要按照管理理念、模型和由此派生的具体需求进行重新整合。管理会计信息平台与实务界常提到的“信息中台”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以不改变现有管理系统和信息架构为前提,在企业庞杂的信息中,根据管理需求进行筛选、提取、储存,以实时的方式构建管理会计工作信息基础。在这一基础上,日常结构化的管理会计报表就可以实时生成。管理会计报表的自动生成遵循如下逻辑:首先根据管理需求设计结构化的管理会计报表,在此基础上确定指标以及指标赖以生成的数据集,根据管理会计报表的生成频率需求确定数据集中不同数据的取数频率和取数口径。
其二,智慧管理会计在分析企业资源和价值创造活动的效率、效果方面,应比传统管理会计更成体系、效果更好。一方面,智慧管理会计可以从企业资源角度切入,对企业生产资源的状况、效率等进行监控;另一方面,智慧管理会计可以针对业务开展情况对照标杆或目标自动进行分析,识别偏差并能够结合企业既有经验和知识分析出产生上述偏差的潜在原因。
其三,智慧管理会计应为价值创造活动提供反馈功能并“自动”生成管理活动的行动方案。在这一领域,智慧管理会计首先应保障组织战略的实现。从具体的实现形式上看:一方面,智慧管理会计应能自动提示组织层面和业务层面存在的风险,通过风险识别和分析自动提供应对风险的备选方案;另一方面,智慧管理会计还应发挥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绩效提升的功能,通过实时考核管理者和员工绩效,并预设绩效影响模型的方式,自动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绩效提升方案,成为管理者和员工的实时“参谋”。
2.智慧管理会计的“智能化”。
如果说实现“自动化”的智慧管理会计是初级版本,那么“智能化”智慧管理会计则是高级版本,从实现的功能来看,其比前者更能体现出“智慧”特征。
其一,从揭示功能来看,具有智能特征的管理会计,通过打破传统组织以人、财、物为分类模式的分割式信息架构,将企业各类信息真正在价值创造活动层面重新整合,以“一套信息”精准反映价值创造活动的状态和效率。因此,管理会计报表也不再限制于传统管理会计的框架,走出以成本为主线的管理会计架构,真正体现出对组织价值创造“实时跟踪”的特征。在这一架构下,管理会计不再分别针对特定类别的生产资源提供信息,而是聚焦于人、财、物等生产资源的协同作用推动的价值创造过程,提供不再处于分裂状态的管理会计信息,从而将业财融合提升到业财一体的程度。
其二,从分析功能来看,智能化管理会计不再囿于分析潜在的业务偏差原因,而是能够将企业知识固化到智慧管理会计系统中,提供业务智能诊断的功能。智能诊断系统较之前的业务自动分析系统的初期版本,其所提供的业务诊断结论更为精准,并且在诊断时点方面更加提前。
初期版本所提供的实时分析功能,是在业务偏差实际发生时才进入分析程序并查找原因;而智能诊断系统则具有类似“基因测序”功能从而预测并预防,通过针对导致业务低效或不达目标的驱动因素的实时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利偏差或负面结果。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在分析功能上,智能化管理会计比自动化管理会计的功能强大得多。
其三,从反馈功能来看,智能化的管理会计在上述更具前瞻性系统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对价值创造的全过程管理,并且智能化系统提出的管理方案属于针对绩效结果的前瞻性反馈。一方面,当开展价值创造活动时,每一项价值创造活动可能引致的后果都在智慧管理会计系统的跟踪掌握之下,在绩效结果形成之前智慧管理会计系统就能对价值活动提出建议。
另一方面,当绩效结果真正发生偏差时,智慧管理会计系统则在分析系统的基础上精准查询是何种活动导致了偏差结果,从而提示或直接通过信息系统介入价值活动本身,从而对价值活动达成前瞻性的主动反馈。这种反馈与智慧管理会计的初级版本相比,智能化程度显著提升,能基于管理会计信息的揭示、分析功能自动提出业务处置方案,使得管理会计真正实现了“智慧化”。
二、管理会计智慧化的核心会计发展的未来系于管理会计。
一方面,不同于传统工业时期资金在生产要素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信息时代决定企业能否获胜的关键资产是智慧资产,因此,财务会计的重要性相对下降;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也给管理工具较为缺乏的会计重新赋能,使之能够与公司战略、业务实时同步。基于此,以数据的实时化为基础,管理会计必然以智慧化的方式向前发展;换句话说,智慧会计的发展,也是以管理会计智慧化为引擎,在其带动下向前演化。
世界实际上具有三重属性:一是客观真实的世界,也就是人类需要认知并改造的世界,在企业表现为具体的价值创造活动。二是刻画客观真实世界的“反映”世界,人类无法直接认知世界,是通过将“真实”世界在“反映”世界进行映射,人们可以通过这个映射系统来了解真实世界;在企业内表现为建设、描述、跟踪、反映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信息系统,使得企业各项活动映射于信息系统。
三是人类通过“反映”世界达成对真实世界的“认知”世界,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反映”世界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并基于不同的认知做出不同的决策,企业的决策系统实际上就是在“认知”世界内做出的改造世界的反应。
在传统工业社会,上述三个世界不具统一性。它们虽然相互联系,但是界限分明,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偏差。人类决策的失误频频,大多是源于上述三个世界的巨大鸿沟。因此,管理会计智慧化,实际上就是要将上述三个世界的偏差缩小甚至消灭,只有这样,智慧管理会计才可能具备“智慧”的前提条件。也正是基于这一认知,本文认为如何实现数据的高效实时,是构建智慧管理会计的核心。
时至今日,智慧会计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信息技术的进步早已在理念层面和实务层面对会计的智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于会计人员,幸运的是,人工智能尚处于发展早期,目前聚焦于竞争激烈的消费市场谋求发展,尚未大举进入包括会计在内的生产性服务领域。但是,对于每一位会计人来说,如果不能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知识储备和转型准备,其必将在未来的会计发展浪潮中受到冲击;对于会计职业来说,如果不能充分借力信息技术,那么,会计职业和学科的前景必将黯淡无光。因此,在智慧管理会计这一会计智慧化的核心领域,会计能否有一番作为,将成为会计兴衰的关键所在。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