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既存不足
1.管理层认识不到位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重生产、轻管理,对内部控制建设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重视。部分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理解较为片面,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互相“搞关系”影响工作,不主动设置内部控制机构,甚至有的管理者把内部控制与发展效益对立起来,抓生产、重效益,轻风险管控。也有的管理者将内部控制等同于各种规章制度的简单汇总,认为没有制定相应控制机制、控制流程的必要性,导致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迟迟落不到实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建设支持有限,导致内部控制建设逐渐流于形式,有的为了应付上级要求,委托中介机构编制做摆设,导致内部控制不力出现企业经营效益低下,甚至案件发生,更是影响国际竞争力。
2.内控信息化建设落后
当前国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在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如无法实现采购、销售、投资、决策等各种信息的统筹管理,相应的版块流程缺乏清晰的整体统筹和控制方法,也缺乏应急机制与风险缓释手段,这也限制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及其成效发挥。对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来说,信息化建设非常必要且迫切,其是规范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行为的关键举措、有力支持,在提升国有企业整体经营效益,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落后,因而对于授信额度、投资决策、责任大小、资金预警等缺乏实时控制手段,更无法实现对物流、资金流的跟踪控制,同时也增加了人为主观犯错的风险。
3.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制度建设的关注意识,内控制度不健全,甚至部分企业制定的内部规定与现行法规不符。一方面对新的法律法规学习不够,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有的企业没有制定或者没有严格执行议事决策制度,个别监事会未有效履行职责。有的建立了制度但不严格执行。部分企业利用虚构业务、循环贸易、人为增加贸易链条等手段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有的现有的业务流程缺乏制度层面的约束与规范,员工多凭借自身经验和传统的工作习惯来处理日常事务。
4.内部控制专业人员缺乏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不甚理想的成因,也在于国有企业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很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属于兼职状态,在从事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连带处理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在推行内控体系建设时,员工更强倾向于保留现有的管理和工作模式。兼职状态也使得内部控制工作人员既要处理本职工作,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内控建设,但因其精力有限,且对内控工作不熟悉、不了解,所以势必缺乏足够的热情。人员上的安排,使得国有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缺乏规范的管理方式。
二、强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宣传教育,提高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认识
国有企业应借助多渠道的宣传,让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编制设计与实施是最高管理者与全员的事,不仅仅是财务和审计部门的事。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人人有责,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让员工树立起内控建设理念与热情,促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有序展开。为保证普通员工重视并落实好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国有企业可以设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对员工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或不定期抽查,让员工提高对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使得内部控制工作有效开展。管理层也要适时更新意识,及时调整内部控制制度中不合理的内容,将内部控制工作与企业业务开展、经营管理统筹起来,进行综合效益的分析,指导其改进,使得内控工作与企业管理同步化,与企业管理环境协调。
2.结合实际,完善制度,强化监督
应参考财政部及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立足于企业实际,针对企业中受到高度关注且有着共性特点的业务事项,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以帮助国有企业实现风险识别、风险防范与风险控制。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必须实事求是,以自身情况作为参考,不能一味地照搬其他成型的模式,也不要盲目地“削足适履”。
3.多措并举,发挥信息成果的优势
基于信息化建设的趋势,推行风险识别、风险管控自动化系统,并应用于企业的决策指导,让风险管控机制与企业运营发展各个环节联系起来,风险管控意识在各个部门、各主体当中得到强化。企业应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内控的智能化建设,发挥信息化建设成果的优势,实现企业成本控制、原料采购、对外销售、投资决策等各环节的统筹,各环节信息的统一化管理,以清晰的反馈流程,实现内部控制的整体统筹与控制,并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应急预警体系,做好风险的防范应对,让授信额度、投资决策、责任、资金预警等更及时,并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的动态跟踪与控制。国有企业应建立集团化、网络化、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内部控制系统的需要识别使用者的信息,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实时传递,让任务执行项目管控高效化。同时,企业要全面收集政府机关、客户、竞争对手等相关信息,将这些信息整合后传递给企业决策层,帮助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系统运行薄弱环节的识别,并做出积极的风险应对,提高内控效率和效果。
4.加强培训,提高专业内部控制队伍水平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编制设计与实施是最高管理者与全员的事,从制定、实施、监督、评价内控都要有专业的工作队伍。对于实施内控工作的负责人来说,必须具有相关的内控专业技能,具备财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熟悉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流程,在实施制度、流程梳理、风险识别评估、风险应对、内部控制评价等工作时能有一定的预警意识,做好风险的防范与应对,让内部控制体系设计有效、运行有效。企业也应该重视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培训,让其了解内部控制工作的基本流程、创新方法,明确工作重点、难点,同时也应针对管理层进行内部控制专业知识的讲解,让管理层也能重视支持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来源:《中国内部审计》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