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企业成本管控时,企业必须明确一个问题:钱是赚来的,还是省来的?
例如,某企业的人力成本占其总营收的20%,税前利润率为10%。当产品售价为100元时,其税前利润为10元,人力成本为20元,其他成本为70元。假设所有成本费用均随产品的价格而变动,那么,如果企业想将税前利润率提高10%,也即税前利润增加至11元,该如何做呢?
①产品售价提升10%,至110元,此时,税前利润为11元,但人力成本也随之上升至22元,其他成本上升至77元。
②人力成本降低5%,至19元,此时,产品售价及其他成本均不变,但税前净利润却可达到11元。
伴随着市场竞争进入微利时代,企业想要通过提升产品售价来增加利润,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此时,通过成本控制,则能够在售价不变甚至更低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利润。
正是因此,在当今时代,成本优势成为企业竞争的决胜关键。
在这种局面下,企业要建立成本优势,就要科学、全面地看待企业成本。有效的成本分析,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不完善的成本分析会导致企业因单纯地压缩成本而丧失活力;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则能帮助企业掌握成本构架并构建控制系统,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成本状况。一般而言,分析企业的成本可以从3种视角出发。
从会计视角来看,成本是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各项支出,是利润的减项。因此,会计视角的成本分析主要需要关注利润表,
会计视角的成本,可以理解为“营业总成本”,主要包含产品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以及其他成本费用和税金。尤其需要关注的就是主营业务成本概念。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1)分析方法
在大多数行业,主营业务成本都是利润表中最大的减项,因此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重点分析把握:首先明确主营业务成本的构成和各部分比例,再逐项判断主要成本构成的变化趋势。
(2)核算方法
从会计核算来看,不同行业的主营业务成本都存在多种计算方法,每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也有所区别,因此,经营管理者需要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例如,一般的批发销售企业在计算主营业务成本时,应按商品进货原价记账。而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则可以选择采用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毛利率法等方法。
从管理视角来看,成本是广义的概念,是企业经济资源的各种耗费。因此,管理视角的成本分析不仅要关注利润表,还需关注资产负债表。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弄清楚“钱花到哪了”,
企业运营的成本支出,除了利润表中影响利润的各个项目之外,还存在多个项目与利润不直接相关,因此,需要通过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如存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