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会计报 4月1日7版 作者:本报记者韩福恒
“变革融合、提质增效”是《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中心。《规划纲要》全面规划了“十四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全面深化会计改革从而实现会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对我国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其职能拓展和变革融合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创建和发展宏观管理会计体系
《规划纲要》在总体目标中提出,“十四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会计审计标准更加科学。会计准则体系、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等各类会计审计标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竹泉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之初,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拉开了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的序幕。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其应用主体主要是单位整体和单位内部的责任中心等微观主体。“十三五”时期,财政部共发布了34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和10多批管理会计案例索引,对推动会计职能实现从传统的算账、记账、核账、报账向价值管理、资本运营、战略决策辅助等职能持续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张军对记者表示,“十三五”期间财政部既发布相关指引、索引,又出版了《管理会计案例示范集》。从理论到细则再到实践,可谓全面开花,有利于指导企业系统梳理管理会计应用环境,全面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最终为企业创造价值。
“与以往相比较,‘十三五’期间,财政部在推进管理会计工作方面的举措非常全面系统,实施力度也非常大。”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也对记者表示,以管理会计理论建设为基础,以管理会计标准建设为保障,以管理会计人才建设为关键,以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管理会计咨询服务为外部支持的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工作设想和措施,为管理会计的顺利推进做出了全方位的部署,在社会上和行业中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王竹泉认为,《规划纲要》指出,“会计信息在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和宏观经济决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求会计工作“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虽然“十三五”时期我国基本建成了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并在各行各业的单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的宏观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几近空白。“十四五”是会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创建和发展宏观管理会计体系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也必将成为决定“十四五”会计工作发展质量高低的关键举措。
在王竹泉看来,宏观管理会计体系应以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为基本定位,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根本目标,指导各级政府机构运用会计信息在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和宏观经济决策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对“十四五”时期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完善,王兴山认为,要高度重视应用实践效果,找准切入点,以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和相关机关单位为重点,充分发挥标杆示范的带动性作用。同时,协同推进相关标准制定等工作,形成财政部门、国资委、证监部门、银保监部门、税务、审计等多部门共同推进管理会计的局面。
面向“十四五”,张军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完善:扩大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受众群体,不断收集实践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加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培训,增加案例索引的行业范围。
注重对样板企业的树立与典型案例的推广
《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实现会计职能对内对外拓展,加强管理会计的政策指导、经验总结和应用推广,推进管理会计在加速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有效实施经营战略、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对此,张军表示,价值的创造和维护是管理会计最重要的两点,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管理会计对内可以协助管理层进行各项战略决策,对外可以向各类报表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分析。内外部的职能扩展让管理会计如鱼得水,将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推进强管理会计方面,他有两点建议:一要加强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认知,尤其是企业一把手。只有一把手能够了解管理会计的价值,愿意不断地推进管理会计的各项功能并予以支持,管理会计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二是对典型的行业和公司进行指导。管理会计在20世纪初已经在欧美国家起步,但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并不了解管理会计的内涵,会造成纸上谈兵的现象,不能有效地实施。
“财政部会计司如果能够抽调精兵强将,对典型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仅可以获取一手资料,而且可以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 张军说。
王兴山认为,首先,应充分发挥三大国家会计学院等机构的作用,围绕管理会计举办相关的主题论坛、专题培训等。其次,注重对样板企业的树立与典型案例的推广,加强知识共享,形成中国管理会计模式。“十三五”期间发布了众多的管理会计案例,浪潮参与的就有中国铁塔特色管理会计建设、金螳螂财务共享管理会计案例等。这些案例对企业的管理实践和高校教学都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对单位和教学有着很好的参考。最后,在“双碳”战略格局下,要发挥管理会计在推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支持作用,在传统管理会计分析标准与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碳治理、碳信息管理、碳政策等要素,对规划、采购、生产、运营、销售、循环利用等全价值链进行碳影响分析,形成涵盖碳决策、碳预算规划、碳成本控制、碳绩效评价等在内的“碳管理会计体系”,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培养更多既懂管理会计又懂财务会计的高端人才
《规划纲要》提出,相较于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高端会计人才供给仍显不足,要坚持融合发展,推动会计工作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单位经营管理活动深度融合。
怎样才能培养更多既懂管理会计又懂财务会计的高端会计人才?
王兴山认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与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协同,高校、研究院所、企业三方共同培养高端会计人才。浪潮多年来一直基于自身在企业实践中积累的优势践行并积极配合。不久前,浪潮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合作领域,加强在理论和案例方面的研究,在人才培养、合作教学等领域密切协同。
首创环保集团总会计师郝春梅对记者表示,高端人才需要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又对业务有很强的把控能力,是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高端人才不易,需要一个健康且持久的过程。
首先,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其次,需要长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锻炼的机会。再其次,需要企业提供完善的职业发展平台。在引进人才方面,企业要打破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不拘一格吸引人才;在留住人才方面,要结合个人业绩和企业绩效对财务会计人员,特别是优秀人员进行奖励。最后,需要努力提升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高端会计人才需要在发挥协助经营职能时具有足够的话语权,在发挥财务监督职能时具备一票否决权,如此才能培养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使其逐渐成长,成为真正的高端会计人才。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