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管理会计转型,首先应该是思维的转型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2/3/14 13:14:02

现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话题很热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到底转什么呢?我个人的看法,应该实现两个转型:第一个转型,工作内容的转型,财务会计工作偏重于核算,管理会计工作偏重于管理;第二个转型,思维方式的转型,要把以往做财务会计的思维方式转变到做管理会计的思维方式上来。

思想决定行动,思维方式会决定行动的质量。可以这么说,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首先应该是思维方式的转型,重点也应该是思维方式的转型。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说说财务会计思维与管理会计思维的区别。

财务会计思维方式主要是几点。

第一点,事后确定的思维。事情发生了,财务会计才会记录,没有发生的事,一般不在财务会计的工作范围内。

第二点,按照规则处理的思维。会计做账要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去进行,不能发挥所谓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点,核算精确的思维。财务会计讲究有板有眼,一分钱不对,账就不平,做账必须做到分文不差。

第四点,历史成本思维。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我们一笔一笔做进账里,至于隐性成本和机会成本,财务会计不予考虑。


向管理会计转型,首先应该是思维的转型
配图


管理会计思维都是什么呢?我做了一个总结啊,主要包括五点。

第一点,跳出会计看会计,站在业务的角度去看会计。这要求会计人具备大局观、全局视野。会计人要摆脱财务本位主义,一是要树立服务业务的意识,二是要平衡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把监督体融入流程中。

第二点,关注经济利润,而不是仅仅关注账面上的会计利润。会计利润是基于权责发生制核算出来的,它忽略了机会成本,也没有考虑现金流,具有极大的欺骗性。经济利润在会计利润基础上加工而成,它更客观,更具有决策上的参考意义。

第三点,着眼于事前的控制,而不是一味专注于事后的分析。事后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检讨问题,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但无论如何,事后分析都给人一种为时已晚、亡羊补牢的感觉。立足事前控制,避免问题发生,它所付出的成本,一定会远远低于问题发生后解决问题所付出的成本。

第四点,立足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越简单越好,成本越低越好。所有的管理理念都应该是实用的、经济的,唯其如此,管理方法才能落地。管理会计是基于会计理念进行于管理,它同样需要遵循务实原则。

第五点,要有闭环思维,工作布置了,就一定要有检查、有评价。譬如,预算工作的闭环是绩效考核,财务分析工作的闭环是经营薄弱点得到改进,内控的闭环是风险得到控制……闭环,是检验管理会计工作是否有效的试金石。

公众号:指尖上的会计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

向管理会计转型,首先应该是思维的转型



文章标签